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
目前,国家有职业院校1.15万所,开设近千个专业和10万个专业点,每年向社会输送超过1000万名毕业生,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。
但如何为职业教育发展破题,解决人才供需矛盾是公众和学界关注的话题。
一方面,我国目前人均劳动生产率和美国、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。有数据显示,到2020年,我国高端技术人才的缺口将达到2200万。《2019 年第三季度国家招聘求职 100 个短缺职业排行》中,车工、焊工、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等技术类工种登上榜单,制造业及相关岗位需求几乎占据近三分之一。
另一方面,有业内人士指出,我国职业教育目前还存在理念落后、企业没有动力、教师不熟悉企业的需求等问题。
针对上述难题,此次《建议》强调把加大人力资本投入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,摆在“十四五”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,就深化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。
“这必将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统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责任,端正职业技术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方向,引导行业企业及社会各界支持职业技术教育。”百问中解读道,也将为“抢占并巩固全球人才竞争制高点,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做好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基础准备。”
此外,百问中指出,目前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,亿万学子既期望通过接受普通教育为步入社会职场打好基础,也需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为求职谋生积极助力。由就业创业需求驱动的教育质量评价,势将在学科专业传授和技术技能训练上分化为不同标准。
为落实这一部署,“百问”也提出多条措施,例如,搭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的“立交桥”,促进企业和行业产业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健全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来,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,建立健国家家资历框架和国家学分银行制度,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学历证书互通衔接,畅通多种成长成才新路径,逐渐形成能够覆盖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学习型社会的“四梁八柱”。